發熱包本身一般不會像那樣劇烈,但在特定、錯誤的使用條件下,確實存在引發類似的危險事故(如容器爆裂、蒸汽噴濺)的風險。這主要與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式密切相關:
工作原理與風險來源:
1. 化學反應產氣: 發熱包的成分(鐵粉、、活性炭、鹽等)遇水發生劇烈的氧化還原反應(主要是金屬腐蝕)。這個反應除了產生大量熱量(可達100℃以上),還會產生氫氣(H?)。
2. 氫氣積累: 氫氣是氣體。如果在密閉或通風極度不良的空間內使用發熱包(例如,將自熱食品放在狹小的密閉容器中、用塑料袋緊緊包裹、或者放在汽車后備箱等),產生的氫氣無法及時排出,會在容器內快速積聚。
3. 達到極限: 當氫氣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4% - 75%(體積比)這個范圍時,就處于極限內。此時,只需要一個微小的點火源(如明火、高溫表面、靜電火花、甚至反應本身產生的局部高溫熱點)就足以引發氫氣。
4. 蒸汽壓力: 除了氫氣,反應產生的高溫也會使少量水劇烈汽化產生蒸汽。如果容器出氣孔被完全堵塞(如被蓋子壓住、被食材堵死、或被錯誤地用膠帶封住),蒸汽無法泄壓,會在容器內迅速累積巨大壓力,終導致容器(通常是塑料外盒)物理性爆裂。高溫蒸汽和內容物瞬間噴濺出來,其威力也相當危險,極易造成。
常見引發風險的操作(錯誤使用):
* 在密閉空間使用: 車內(尤其是行駛中門窗緊閉)、帳篷內、狹小且不通風的房間。
* 堵塞透氣孔: 加熱時蓋子上的透氣孔被完全覆蓋壓死,或用其他物品堵住。
* 二次加熱/添加熱水: 反應結束后再次加水,可能導致劇烈反應失控。
* 加熱非食品物品: 嘗試用發熱包加熱其他密封容器或不明物體。
* 拆開發熱包: 將發熱包內容物倒出直接接觸水,反應會瞬間劇烈發生,非常危險。
* 靠近明火或熱源: 在燃氣灶旁、有火源的地方使用。
* 使用破損或過期的發熱包。
總結與安全建議:
* 風險可控: 在嚴格按照產品說明、于通風良好處正確使用的情況下,發熱包是相對安全的。其設計通常包含透氣層和泄壓孔。
* 風險真實存在: 忽視安全警示,在密閉環境或堵塞排氣孔的情況下使用,確實存在因氫氣或蒸汽壓力爆裂導致嚴重事故(灼傷、火災、容器碎片傷人等)的風險。 國內外都有相關事故報道。
* 關鍵安全措施:
* 務必在開放、通風良好的環境中使用。
* 加熱時,確保蓋子上的透氣孔完全暢通無阻。
* 不要將自熱食品放入密閉容器或用物體包裹加熱。
* 嚴禁在汽車(行駛中或靜止)、帳篷等狹小密閉空間內使用。
* 遠離明火、物和兒童。
* 不要拆開發熱包,不要重復使用或二次加水。
* 使用前檢查包裝是否完好,是否在保質期內。
因此,雖然發熱包本身不是,但其錯誤使用引發的“”(氫氣或蒸汽爆裂)是真實且嚴重的危險。安全使用意識至關重要。
